党建述职:2020年闽江学院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摘登(上)
信息来源:中共闽江学院委员会组织部 发布日期: 2021-02-06
抓实主业强引擎 聚力书写新答卷
机关党委书记 陈忠群
【工作成效】一是坚持思想引领与疫情防控“并重”,政治根基进一步筑牢。牵头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召开党委委员会议15次。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64场,各党支部组织各类学习教育778场,推动“大学习”全覆盖。坚持党建引领疫情防控,机关各党支部抗疫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受到中国共产党员网、全国高校思政网、学习强国平台等媒体报道8次。二是坚持规范化和品牌化建设“并举”,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制订、完善《机关党支部党建档案管理办法》等制度,圆满完成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组织党务干部赴中信银行参观新思想宣传教育基地,指导3个样板支部顺利通过省委教育工委的中期验收。学工部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获省级二等奖、校级一等奖。三是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群团工作“并进”,民主和谐氛围进一步浓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三四六”离退休党建工作制度,机关离退休第一党支部荣获首批省级离退休“示范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机关代表队荣获校运动会教工组总分第一名,实现三连冠。三创学院获福州市“五一先锋号”,一位教工获评“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
【主要不足】一是党建工作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二是党内组织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待进一步融合。原因:对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还不够,抓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还不够有力,党建工作分类指导还不够精准。
【下步打算】一是围绕凝心聚力把方向,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结合建党100周年,团结、引导各党支部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组织开展“四史”教育、主题党建征文及微党课评选等系列活动,大力推进新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学习、大研讨、大实践。二是坚持强基固本抓载体,拓宽管理服务新领域。采用结对帮扶形式,做好党支部“三个共建”,推动党建工作进公寓、进社区、进乡村。三是聚焦提速增效促发展,激活党建工作新动能。进一步找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完善机关党建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助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党建领航 守正创新
新华都商学院党委书记 唐玲
【工作成效】一是履职尽责,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主持召开党委会38次,中心组学习16次,党政联席会议13次。落实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落实疫情防控任务,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政治理论学习。二是守正创新,推进党委自身建设。加强党建“双创”培育力度,教工第一党支部获批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其经验做法受到学习强国报道。成立红色青年宣讲团、落实双导制等,引导党员教师做表率。1名党员教师获“福建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三是党建引领,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学院获一流课程建设立项、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1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发表SSCI/SCI共9篇。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荣誉16项。四是凝练特色,实现育人体系良性闭环。实施“精准培才”计划,搭建“一核两翼三基地”育人平台。以“四大工程”为落脚点,以“五化”为建设思路,为学生制定六个目标,培养七种能力,形成本科学生成长成才内循环与本硕学生共同发展双循环,党建思政工作和人才培养相辅相成的育人体系良性闭环。
【主要不足】一是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仍存在薄弱环节。二是党建工作规范性有待加强。三是党建品牌工作开展的深度不够。原因:对党建工作的系统思考和统筹谋划还不够,工作压力传导的力度还有待加强,服务保障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下步打算】一是切实抓好思想引领。结合建党100周年,引导各级党组织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依托“红色经典读书社”,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进一步凝聚改革发展共识。二是大力推进党建“双创”。加强党建标准化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党建思政品牌工作,争创全国“双带头人”工作室、样板支部,提升党建品牌育人成效。三是重点聚焦内涵发展。以党建引院、质量立院、特色亮院为目标,科学编制学院“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加强党建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相融合,推动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
立德树人担使命 守正创新谋新篇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刘昌成
【工作成效】一是履行主体责任勤作为。组织召开30次党委会,16次党政联席会,14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指导推动学院“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科学编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防范和抵御校园宗教渗透工作,召开藏族学生座谈会。抓好主题教育、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专项行动查摆问题整改。二是抓实组织建设强基础。构建“1+4+X”育人模式,顺利通过省本科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中期考核。持续实施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宿舍制度和学生党员“灯塔行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序组织毕业生返校、新生入学工作。三是服务中心工作促发展。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设立财务管理创新班。获“课程思政”省级教改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立项4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试行系主任、教研室主任选聘制度,配齐配强教学管理队伍。探索“专业实践+第二课堂”育人模式,试点实施校企产教融合“管培生计划”。乡村振兴实践队荣获“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主要不足】一是党建思政、“三全育人”与中心工作合力有待加强。二是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有待增强。三是党建品牌示范带动作用有待提升。原因: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机制不够完善,主动思考研究党建工作不够,党建特色亮点、活动载体挖掘不够。
【下步打算】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增强工作合力。按照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调动教学、科研、实践、文化育人要素,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和思想政治育人大格局。二是加大建设力度,夯实党建基础。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发挥专业优势,提升各党支部在乡村振兴、旅游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咨询等领域服务能力,探索建立长效、互利、共赢的“党建+专业”社会服务机制。三是围绕育人中心,培育工作品牌。完善学生党员“灯塔行动”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党建工作“五进”活动,探索实施“校园文化四季”,增强党建工作品牌显示度,厚植学院育人文化。
发挥党建引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海洋学院党委书记 颜永明
【工作成效】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有力促进工作落实。组织16次党委中心组学习,召开28次党委会,23次党政联席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学院事业发展,做好返校复学工作,开设线上课程107门。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党的政治建设专项行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以“厉行节约,光盘行动”为主题的“三个一”活动,受到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二是创新“党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党建+”工作模式,发挥全国样板党支部头雁效应,加强“双带头人”培育。推进三创教育,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海峡两岸(福州)“三创”大赛铜奖。“小海志”志愿服务荣获福建省大赛优秀项目奖。三是抓内涵促发展,产学研用提质增效。坚持党建引领内涵建设,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获评省级创新团队1支,省“一流专业”2个。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2件,主持寿宁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到校科研经费542万元。新增省重大教改1项,5个专业实践基地。荣获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小组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主要不足】一是“双带头人”培育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二是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工作瓶颈有待进一步突破。三是学生党建进社区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原因:抓党建工作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抓党建工作的新办法新举措还不够多。
【下步打算】一是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完善落实党委专题议事、办事、督事机制。二是着力夯实教工党建基础。在经费投入、服务保障、绩效考核等方面,优化“双带头人”培育机制。构建“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平台党员负责人”谈心谈话、层层把关机制,加大高知群体发展党员力度。三是加强党建工作亮点培育。持续推进党建“四微”进学生社区,进一步健全“三全育人”体系。以创建党小组和临时党支部的方式,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共促,凝心聚力促进学院转型发展,献礼建党100周年。
攻坚克难,笃力前行
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有亮度”的人文党建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 杨晓
【工作成效】一是聚焦中心工作,疫情防控有温度。建立疫情防控报送群52个,组织成立7支党员先锋队,开设线上课程65门,举办线上教学研讨会8场,打造师生服务“暖心包”。二是强化政治引领,基层组织建设有力度。召开党委专题会议30场,中心组学习13场,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及学习研讨50余场,《七十二昼夜战疫情,红色青春耀鄂闽》微党课获评省高校十佳“书记好党课”。推进省级高校样板支部学生第三党支部培育创建,重点打造“双带头人”第二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三是围绕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工作有深度。1个专业、2门课程分获省级一流专业和省级一流课程,2个项目获省级科研立项,33名学生考取国内外硕士研究生,1名学生党员获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和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四是深化创优争先,党建品牌有亮度。持续打造公寓党员服务站、党员志愿讲解队、师生支部大讲堂等品牌,以闽都文化+创意写作+戏剧表演打造文化育人新载体,1个项目获评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开展“云”实践活动,4个项目获国家级奖项,1支队伍获福建省大学生优秀实践队。
【主要不足】一是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够到位。二是党员教育管理不够系统。三是党建品牌活动建设效果不够明显。原因:党建工作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党建+新媒体”融合度还不够,工作创新举措还不够多。
【下步打算】一是聚焦“一个工程”,强基固本筑堡垒。将2021年定为学院“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年”,对标“七个有力”,打造“一支部一特色”,精心筹划建党100周年系列献礼活动。二是落实“两个加法”,增强本领提素质。在队伍建设上“加码”,加强对党务干部的精准、系统培训。在业务储备上“加深”,设置“党建知识小课堂”、印制《党员应知应会口袋书》,深化党员对党章党规的认知和理解。三是开展“三项行动”,砥砺前行勇担当。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支部规范化建设、“党旗飘扬起来”、党建创新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党建+”的创新模式,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遵章守制夯基础 对标先进抓提升
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陈国岱
【工作成效】一是围绕中心抓党建。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毕业班学生全部如期安全毕业,非毕业班学生线上教学全覆盖,秋季开学安全有序。主持召开党委会22次,党政联席会30次。培育“红色传播”品牌,立体化开展“红色故事会”等活动。开展迎新季、表彰季、毕业季“三季育人”主题教育。新立项课题8项,累计经费86.2万元。发表论文25篇。引进博士2人、硕士2人。专业硕士点获省教育厅公示。学生作品获国奖3项、省奖20项。校地共建新闻传播学院签约并揭牌。二是对照看齐立标准。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专项行动。制订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责任清单,开展“五个一”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认真研判、部署重点工作。审批讲座报告会近20场。三是抓好队伍、铸魂、夯基“三个工程”。建强党务思政等3支队伍。党委中心组学习11次,教工理论学习12场。给师生讲党课2次、形势政策课2次。在学习强国“强国征文”专栏刊发7篇。举办一期线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转正14名预备党员,接收26名预备党员。
【主要不足】一是抓理论武装不够深。二是抓党建工作措施不够新。三是抓党员队伍建设不够严。原因:对新时代党建的理论涵义和实践要求理解还不深刻,党建引领全局的工作思路还不够开阔,对制度规定要求把握还不精准。
【下步打算】一是着力打造思想政治高地。抓紧抓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不断完善“领学”“督学”“评学”机制。二是着力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党员干部和教师分头、全程对接引领发展对象成长。加强“双带头人”培养,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与青年党员结对子,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三是着力聚焦重点工作落实。结合建党100周年,做好党在新闻传播工作领域经验和成就的研究宣传。完善“社区+党建”“行业+党建”等联动机制,切实解决学院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